1. 主页
  2. 洞察

通过数字 ID 加速纺织品回收利用

欧洲每年都会产生约700万吨纺织品废弃物1,其中只有约35%的废弃物会被单独收集,而只有不到1%的废弃物被回收制成新材料。为此,欧盟摩拳擦掌,准备立法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愿景是遏制纺织品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阻止对未售出或退回商品进行不必要的销毁,并限制纺织品废弃物的出口。

欧盟预计到2030年,收集的纺织品废弃物数量将翻一番,这就需要将分拣能力提高2.5倍。此外,预计到2030年,纤维到纤维的回收利用将达到纺织品废弃物总量的18%到26%。尽管任重道远,但这些目标对于打造可持续的纺织业必不可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必须克服三大挑战。

然而,领导者踏上这条转型之路时,一个常见的绊脚石就会随之出现:数据和透明度匮乏。如果无法准确评估挑战、看不清现状且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报告,他们如何规划进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字ID技术如何为领导者提供所需的关键信息。

好消息是,它们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想想新款时装上的标签或在门口扫描的包裹。但企业如何在整个供应链中应用这些技术来揭示必要的数据作为决策的事实依据呢?

三大方面:收集、分拣和混合质量

从2025年起,欧盟成员国必须单独收集所有纺织品废弃物,从而要求扩大各个辖区的基础设施规模。收集后,这些纺织必须按照拟定的废弃物体系进行分拣。大多数废弃物流是由多种纺织材料(棉花、聚酯纤维等)组成,并且含有染料、整理剂和其他纺织品性能增强药品,这进一步加剧了这项任务的复杂性。

此外,当今的纺织品回收模式是线性的,大多数回收技术都会降低材料的质量,因此回收后纺织品只能将材料使用寿命再延长一个周期。将服装纺织品转化为清洁布和阻隔材料等实用产品会破坏整个供应链的巨大价值。如果我们能将纺织品回收制成同等甚至更高质量的产品,将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多个周期,那么会怎样呢?这就是循环回收模式背后的理念。为了实现循环利用,我们必须采用新的回收技术来保护材料的完整性,并支持纤维质量和材料透明度的新标准。我们还要重新审视供应链模式,从中找到从消费地到生产地(往往相距数千英里)收集、回收和运输材料的有效方法。

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

尽管转向更可持续的循环模式需要纺织业克服重重挑战,但该行业别无选择。多个新法规,例如包括数字产品护照(DPP)的《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以及建立欧盟范围内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计划的《废弃物框架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都在监管上为可持续转型积极造势。此外,废弃物出口很可能会受到《欧盟废物运输条例》(EU Waste Shipment Regulation)的限制。

这类监管变化将刺激市场对新供应链模式的需求以及对欧盟回收流程的投资。

我们亟需一种可扩展的流程,能够根据纤维类型高效地分拣和处理纺织品及衣物,并且不含拉链和纽扣等杂质。

数字识别技术:填补空白

欧盟准备利用新规则建立数字产品护照(DPP)来制定新的可追溯性标准。虽然这项立法会扭转局面,但数字识别技术将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只要通过当今每件纺织品常见的标签将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UHF RFID)和近场通信(NFC)等技术固定到服装上,企业就能实施数字产品护照。除了符合标准外,这些技术还能带来诱人的机遇。智能数字化标签使品牌商和零售商能够简化和改善供应链、提高透明度、推动全渠道销售模式、增强产品真实性、创造新的零售体验(如自助结账),并在购买后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这些智能标签对于改善收集和收回服务的可追溯性以及通过分拣流程实现再利用或回收也至关重要。目前的纺织品分拣流程以人工为主、费钱且费时。纺织品上的数字标识可以大大缩短分拣流程的处理时间,提高产能并降低成本。该系统还可以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详细跟踪,助力新的循环商业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TEXAID 是一家专门从事纺织品收集、分拣和回收的欧洲公司,它与艾利丹尼森之间的合作将让我们得以一窥未来,指明一条技术创新之路。

技术不断释放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潜能

此次合作重点涉及前沿技术的整合。作为服装行业市场领先的数字识别解决方案供应商,艾利丹尼森将与 TEXAID 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技术实现服装在分拣和回收过程中的可追溯性。艾利丹尼森的 atma.io 互联产品云平台能够追踪携带重要纤维信息的数字标识,帮助 TEXAID 将服装导至其转售地或回收处。

正如 TEXAID 首席执行官 Martin Böschen 所指出的:“如果传统的纺织品回收设施仍然保持小规模,就会被淘汰出局。我们目前正在展示技术如何既实现规模化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产量,又能满足行业对原料质量的高要求。”数字识别技术是实现未来循环模式、自动化分拣并跟踪回收过程以及扩大规模以满足需求的重要手段。


集成 RFID 是纺织废弃物分拣、转售和回收规模化的核心技术。

从产业合作入手推动循环经济

只有行业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从设计师、制造商到用户和回收商积极合作,才能转变为真正的循环商业模式。零售商和品牌商必须鼓励顾客退回废旧产品并确保标签不会被撕掉。

鼓励这种行为转变完全符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强调的传播指南,呼吁有影响力的品牌:1)减少助长过度消费的讯息;2)引导人们追求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夸夸而谈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了应对纺织业面临的挑战,企业必须鼓足勇气并坚定信念来采用技术推动变革。

我们不缺技术和合作伙伴。当前我们需要从改变现状做起。